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

【修理的結果越來越糟,就叫做破壞】

【修理的結果越來越糟,就叫做破壞】

我們從事室內設計工作,幫業主服務從設計規劃到工程執行甚至是軟裝佈置,都是使命必達。
房子屋況本身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:舊屋翻修會比新成屋或毛胚屋要麻煩很多。
因為其中會牽涉到管線老舊、給排水或新舊介面要保留整合的問題。
我曾遇過業主不想花錢,堅持保留原有木地板沒拆掉,我們雖有解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,但業主還是堅持。


此地沒有先整平就直接貼塑膠地磚,而我們還費工費料貼了兩層,沒想到木地板不知從何處滲水進來,濕氣太重導致新的地板起翹,修了幾次還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,最後還是得重做。
結果本來是為了省錢,後來花更多錢,不管是在業主端或施工端。
所以,合理的破壞是為了建設,而應付的建設反而是破壞。
我們常會在解決眼前的問題時,怕麻煩或貪心地想用最便宜最省事的方式來處理,便存著僥倖的心態,覺得不會那麼倒楣剛好遇到所擔心的問題。
但天不從人願,宇宙法則是沒有捷徑的,所有的過程都需要積累;或許會有CP值較高與較有智慧的方式,但完成的過程都會有其合理性與必要性,也就是必須合乎邏輯。
道理好像人人都懂,但對自己的生存沒幫助的破壞,人人都會有。
自以為在修理,實際上,抱著「補破網」的心態有可能洞越補越大。
人常常不是沒看到問題,而是很容易說服自己沒問題。
有意願面對修理過程並隨時修正,才會有具建設性的結果。
蔣漫霖2018/02/0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