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

浮躁-聽

「太躁了、心要靜」
——
這大概是最常聽大聖對我說的話。
之前接收到這份訊息
我表示明白,像著「恩恩,真的太躁了,那我要靜下來」
過往方式便是透過靈動打坐,讓靈的的頻率帶領我靜下來,藉由大聖的自在感,觀音的緩柔與中壇的篤定感。
一點一點的跟著靈的引導,每次打做完,心便靜了。同時,也可以看清楚為何自己那麼浮躁,是什麼事件與原因。
儘管透過靈動,讓靈帶領我,讓心靜下,不浮躁。
但往往我還是很容易回到浮躁狀態,原來我只是想壓抑「躁」症,並不接受浮躁的狀態與自己。
最近,我才發現自己原來最根本的問題是——我不理解「躁」本質的成因,任何事件都能讓我如此煩躁: 代表我有一個操作程式,讓我處理事情,總帶著「躁」處理。
——
大聖想告訴我,其實「躁、浮躁」,只不過是反映自己操作程式的一項表徵而已。
會浮躁,代表我腦袋有慾望、幻想、想像
我想快點達到這份想要,對於過程沒有想多加體悟,更沒有想從事件中萃取,我的注意力只在「有無被滿足想要」,而不是「學習」經歷、過程。
這和我總想一次到位、一步登天的心態,互相呼應。
#內心極度的想要慾望被滿足、幻想成真,所有能量都專注在此;因而反映於外在,我便失去對時間的正常感知,甚至會對自己、環境的頻率波動沒有感知。
只看見自己的想要,忽視無論有沒有達成想要,這段過程依然還在持續進行,而我對過程的不在乎,讓我逐漸無感,失去連結。難怪,浮躁,除了心煩氣躁外,內在還會有一股沒有自己的隔離感
#解樂老師曾說:「重點不是多快速,而是精確,若精確,自然就快。」
時間是做事情累積而成的果,學習累積的越多,萃取越深刻,成長自然快速,所需的時間相對就少。
若還急躁時,不急著壓抑自我要靜心,先觀察自己的心態。
多想快點畢業、多想快點在10分鐘寫完一篇心得、多想快點做完什麼什麼
覺察我的心態為何?心態是為了成長?還是填滿?
#靈提醒我:不要停止。
儘管不理解,中間過程也無須停步,繼續做該做的過程,持續做持續做
當我尋求理解、為什麼;同時,不僅與操作可以兼得,也能從操作中覺察更深一步的理解。
——
進而,我想靈讓我文筆要不斷練習表達,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事件與他人讓我分心,在寫作裡看見越見真實的自己。
寫作是我一人便能完成的產物,也是一個有始有終的概念,體現過程最小的實踐。過程裡所有的心態,都會對應做事情我內心擁有的狀態,從寫作開始碰撞核心,進而調整操作程式。
在過程中,我會開始體認到,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麼,不只是單純幻想;#一個完整的畫面,背後需要多少基礎與累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