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

【解樂生活智慧講座-如何快樂修行】盈

如無痛苦怎想變
何苦皆因他人錯
快速離苦收穫何
樂現苦後短暫時
修回原本美好貌
行動坐臥皆怡然
在聽演講前,因為聽過解樂老師以前一場演講:【什麼是修行】,原以為我已經明白了何謂修行,但我也投給了這道題目一票,當下並沒有多想,直到聽了老師講解之後才明白:啊!原來我還中毒啊!
聽著解樂老師抽絲剝繭,細細說來,才發現,原來...我們核心裡面一直認為修行是痛苦的,所以才會提出「如何快樂?」這樣的題目,因為在我們的深層認知裡,其實根本不覺得修行是一件快樂的事,所以才會想獲得快樂的方法與思維!
那究竟甚麼是修行?為什麼我會覺得修行苦?
【修行】在我的認知中常會讓我聯想到:吃齋、念經、禮佛、禁慾、表現出無私大愛、包容與忍耐,甚至還有「不願己身得安樂,只願眾生得離苦」等宏大愛的作為......等等。
這些觀念都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,在佛教、道教、基督宗教等各方習得的根深蒂固的思維。
而這些關乎【修行】的行為和思想,在我的以往的操作,以及看到他人照著操作,都不是快樂的。
比如:吃素。我是愛吃菜,但若是限制我只能吃植物…拋棄各類美食,我實在覺得痛苦;
比如:唸經。唸著一些我根本不明白意思的文字,然後說唸了就會好?那我會想問,怎樣好?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好?
比如:包容與忍耐。如果有個事件我覺得很OX,卻因為要積口德不能宣洩自己情緒,我應該會憋出病來。
比如:禁慾,這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的壓抑,人人都有慾望,若我的慾望是我成長的動力,那麼要我不要有慾望,我也就沒了成長的動力啦!
種種這些我們對修行的想像,都讓我覺得【修行】其實並不快樂。


那到底何謂修行?怎樣修行?怎麼教快樂修行?
我們提出了問題,卻都忽略了一點:我們為什麼修行?
解樂老師先帶我們思考,我們修行的目的為何?
對於佛教徒來說,可能是修到西方極樂世界;
對於道教徒來說,修行可能是修成仙;
對於基督徒來說,修行可能是修回上帝身旁;
對於回教徒來說,修行可能是修回阿拉真主的身旁。
那對於我們來說呢?我們幹嘛要修行?
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來說,在於「人會思考」、「人有創造力」,「人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」因為我們思考、我們學習,進而能創造。而在一次次思考、學習、創造的過程中,難免有失敗、有撞牆期,為了突破那個讓我們卡住的狀態,所以我們【○修正○行為】,【修回原本美好的樣貌】。
解樂老師舉了例子,比如說車子壞了,我們去修它,目的是將破損的車子修回到我們心中那一台原本美好的樣貌的車子;在人身上亦然,修行的目的便是要讓我們修回原本那美好的樣貌。而我們的初始美好的樣貌,便是如孩子一般,對於什事都有無比的好奇心、學習心,對於學習到的事物,那怕是只有一小點的進步,都會無比雀躍!。
聽完這場演講,我發現解樂老師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,和我們從小到大接觸的修行觀有好大的不同!更大的不同是,不用透過此世忍耐、禁慾等,累積點數,去獲得彼世虛幻的「極樂」。我們若要有快樂的未來,不如生活在每一個當下,享受抵達未來的每個現在的過程,將通往未來的每個當下過得快樂、愉悅、自在,而愉悅、自在的不二法門就在於開啟初始的學習心,便能做甚麼都怡然自得啦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