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

【施與受:施等於受、受等於施】

解樂老師曾經舉過一個實例:小朋友在馬路上跌倒,旁邊靠他較近的婦人順手拉他一把,媽媽見狀看小朋友在哭趕緊跑過來,開口就問小朋友:有沒有怎樣? 
結果拉他的婦人很生氣就罵媽媽:沒禮貌! 
不會說謝謝?
這位婦人認為她幫助人是「施」,所以,要有「受」來回報,也就是對方感恩的話語,否則她會覺得不公平或好心沒好報。
如果她算是很愛計較,那麼甚麼樣的心態會讓人較舒服些?

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算計的方式,而大部分的人都會用自己設定的方式來比較。
而這些設定的考量目的是為何?
我想人人都是想為自己好,讓自己快樂,但每個事件都不同並沒有個公訂的標準答案。
如果婦人設定幫助人家是為了求回報,那麼別人不如他預期來答謝時,她想要透過幫助別人讓自己快樂的美意,一動怒就不見了。
就像我心情很好請同事吃東西,即便全部的人都沒謝謝我,我可有兩個選擇:生氣或不受影響。我當然選擇後者,因為想請客是開心想做這件事,所以做了的當下其實「要與給」,也就是「施與受」就平衡了,因為自己做了開心就會是最好的回應。
別人沒回應有各式各樣的可能性,我可以檢討自己沒買對東西或請錯時間等等,但不需要影響自己的好心情。否則就會像個情感上的乞丐,都需要祈求別人來餵食自己。
因此,施與受其實就像我之前有提到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,兩者是同時並存的。若「施」的過程,回來的「果」不如預期,那麼這個「受」也很合理,因為裡面一定有自己下錯的力道,才會有撞擊力回來。
蔣文慈2017/10/2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