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

笑裡藏道 失去兩耳之後

有一位精神科醫生問患者:『如果我把你的一隻耳朵割掉,你會怎麼樣?』
患者回答:『那我會聽不到。』
醫生聽了:『嗯,很正常。如果我把你另一隻耳朵也割掉,你會怎麼樣?』
患者回答:『那我會看不到。』
醫生開始緊張了:『怎麼會看不到呢?』
患者回答:『因為眼鏡會掉下來。』
解樂老師的萃取: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凡事一旦認定[理所當然]時,事物的多元性與開創性就消失了。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
病人與醫師之間的對話中,醫師往往代表權威,然而所謂的『權威』,只是把很多事情固定化、功能化與制式化。這個故事中的患者,扮演的是一個沒有授權威與框架限制的人。耳朵對一般人來說,只是聽覺器官,但對一個跳脫框架思考的人而言,耳朵還有『戴眼鏡』之類的其他可能。
蘋果從樹上掉下來,眾人皆認為理所當然,但卻只有牛頓苦思『理』從何來,才會有今日的『萬有引力』定律,幫助科學的發展。
以『蠟燭照明』理所當然,但可不可能有更好的替代品呢?愛迪生發出疑問、尋找可能,終於發明的電燈,才有今天日夜通霄、燈火通明的便利。
我在公司擔任基層人員,理所當然地,把分內工作完成就可以了。如果我不僅盡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,行有餘力又去協助其他同事。日積月累,我不但創造我本身的價值,也使我的重要性增加,能夠擔當更重要的職務。如此一來,往日的『施』(協助支援他人),也為自己帶來『受』的甜美果實,得到了成長與升遷。『施』與『受』之間,是雙向的互動與支援,絕非單向的給予。懂得『施』的人,絕對會吃虧啊!
我是學生,本分地將學業完成就好,何必去當幹部勞心勞力、沒事找事?但有人就是願意多付出、多接觸,在奉獻的同時,他快速地成長。他們不只守本分當好學生,也學習當幹部、領導者。在學校時,他們因為廣結善緣,已經開始經營未來在社會的人脈了。
所有勝出的人,都不只是完成本分的工作而已,他們永遠比『本分』多付出一點點。想成功?從今天起就將『理所當然』打破,為自己創造無限可能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